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职场不如意唯此两源头

admin 热点资讯评论26阅读模式

生活好不容易,所以才有“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”的说法。职场也困难,目前一般焦虑的大众情绪就是铁证。

从前,流传着官场、情场、赌场之类的说法,目前这些“场”都携带贬义,提起来难登大雅之堂,大家平常说得最多的,是职场。

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职场不如意唯此两源头

提到职场,一般是两种表现,失意和得意,失意时感慨,得意时激昂,最具代表性的,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孟郊。

中年孟郊,第三落第,有《再下第》诗:“一夕九起嗟,梦短不到家。两度长安陌,空将泪见花。”锲而不舍屡败屡战,终于老年登科,有《登科后》诗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1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落第后身体被掏空的感受,登科后志得意满的神情,只字片语中,跃然于纸上。

科举考试,为国取士,登科的少,落第的多,

一如而目前的职场近况,得意的少,失意的多。

为何职场失意?起因想必非常多,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,具体问题只能具体解析,没办法详谈。此时所能做的,只能从大方向上进行总结,我觉得大概有如下两处思想源头。

“高估我们的贡献,于是感觉不公。”这是职场失意第一处思想源头。

正常公司一般每年都会评出色、评先进,那些得了荣誉和奖金的人自然是非常开心,但没得荣誉的人呢,一定是不开心。

不但不开心,而且往往夹携带强烈的不甘。

凭什么他是出色我不是,我做的事不比他少?凭什么他是先进我不是,我出的活儿不比他差?他的贡献还没我大呢,为何不评我?

几个人的小团队尚且建议不一,更别提千百人的大团队了,由于每一个人都觉都会觉得我们的贡献非常大。

即便其他人真的非常出色,有突出的收获摆在那里,心里也只是感觉他就比我强那样一丢丢,假如他能评上出色,那样我也一定够格。

这种不公平的感觉,会严峻影响工作积极性,总感觉领导不同对待,自身怀才不遇,于是本来能做好的事情,也懒得去尽善尽美,敷衍一下得了,成了当初自身讨厌的“老油条”。

对于如此的下属,领导自然是不会重用的,于是在无声无息中就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陷阱,不看重——不卖力——更不看重——更不卖力……

日复1日,年复一年,牢骚满腹,裹足不前。

为何人会看重自身而轻视其他人呢?这里有深层的心理起因。心理学家们注意到了这个现象,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定义:不真实独特质效应。

所谓“不真实独特质效应”,简而言之,就是

一直认为自身是超凡出众的,品德高于普通人,才智高于普通人。

这些想法满足了大家提高自我形象的心理需要,然而事实上,

这种感觉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幻觉。

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,一个小团队,只有4个人,公司给出的团队总成绩是100分,并需要每一个人自身给自身打分,即自身为团队成绩贡献了多少分。团队总成绩,就是各人贡献分之和。

理论上说,4人总得分100,人均就是25分,然而,在这种自身给自身打分的状况下,不可能出现低于25分的分数。

甲给自身打40分,乙给自身打35分,丙给自身打50分,丁给自身打45分,根据职员我们的计分方法,团队成绩应该是170分,然而,总成绩早就明摆在那里,100分,这凭空多出来的70分源于什么地方,就源于“不真实独特质效应”。

如若怀疑,你可以在我们的团队里重复这个实验,就会发现,一定不会有人给自身低于平均分的分数,既然大伙都高于平均分,这平均分是如何得来的?显然是个伪命题。

“低估我们的潜力,于是不敢行动。”这是职场失意第二处思想源头。

目前的职场人,想法太多,行动太少。最不缺的是天马行空的想法,最缺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。有时候限制行动的不是条件,而是思想。

理论基础非常重要,但实质行动更重要。比方说一个旱鸭子想学游泳,羡慕孙杨的矫健,于是在电脑上研究孙杨的游泳动作。即便你穷尽心智,动用所有新技术方法,做到如庖丁解牛般细致和流畅,但只须你不下水,就肯定学不会游泳。

我见过很多非常有想法的青年,但真正把想法付诸行动的,凤毛麟角。

不敢行动的人,有非常多具体理由,但最重要的,就是低估了自身潜力。

人往往会高估自身一年的变化,却低估自身十年的变化。

年初,很大一部分人信誓旦旦要在今年做一件大事,但梦想成真者少之又少。十年前,很大一部分人会畅想将来,虽然进展缓慢,可是只须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,十年后的变化肯定是很巨大的,甚至超越了当年的设想。

促成两德统一的前德国总理科尔有一句名言,“要么目前,要么就永远不可能。”一件事情假如你非常想去做,宜谋定立动,行动的最好机会,首推过去,第二是目前。明天,永远是个烂主意。

有人会说我不可以动,是由于有非常多困难,可是世界上哪有哪些不困难的事情呢,无论是哪个都不可能做到万事俱备。有困难,克之而行,是为成长。没行动,何来成功。

畏惧困难,其实就是不自信,而不自信,不正是低估我们的潜力么。

说到底,

职场失意的源头只能在自身身上找,所有客观起因都是主观起因的表象。

高估我们的贡献,低估我们的潜力,这两件事犯起来比较容易,要防止或改正,却是很不简单。由于这是一种源自本性的心理特征,改变思想,本身就是一项艰巨任务。

至于该怎么样防止如何改正,

就只能见仁见智了,凭我们的认知和感悟去做正确的决断。

admin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-02-21 09:18:1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youleliwu.com/5044.html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